信息产业是二十一世纪国家支柱产业之一,而软件产业则是信息产业的引擎,近几年,我国软件产业发展迅速,尤其是对日、对欧美软件外包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高速发 展态势。2004年,国务院6部委联合发文,将软件人才确定为技能型紧缺人才。烟台作为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地理位置优越,市政府高度重视信息产业及软件产 业的发展,将电子信息产业列为全市四大支柱产业之一,目前已拥有一定规模的软件园区和东方电子、烟台华东电子、海颐软件、烟台创迹软件等大型知名软件企 业。烟台软件园于2004年被认定为山东省省级软件园,山东省国际服务外包示范基地。2012年11月烟台职业学院确立为烟台服务外包基地,烟台服务外包 联盟会长单位。
一、软件技术专业基本情况
烟台职业学院软件技术专业作为院级重点专业,在师资队伍、课程建设、科研、实训设施等方面拥有较强的实力。专业教师队伍中拥有教授2人,副教授5人,中级及 以上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数90.4%,硕士学位以上教师占专任教师数75%,刘勇教授被评为山东省教学名师;《VB程序设计》、《视频制作技术》课程分别 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数据库开发与维护(SQL Server 2005)》被评为山东省精品课程;专业教师发表教学、科研论文上百篇,被国际三大检索 收录28篇;近5年来,与企业合作,主持或参与教学、科研课题30余项,直接或间接创造经济效益超过4000万元;建有软件外包、软件工厂、ERP开发与 实施(含.net技术开发)、Java技术开发与维护、嵌入式软件开发、数字媒体工作室、微机组装与维护等7个专业实训室。
2012年11月17日上午,烟台市服务外包职业教育集团揭牌仪式在我院隆重举行。烟台市政府副市长张广波,市教育局局长刘连基、市经信委副主任姜明、烟台市服务 外包示范园管委、职业教育集团理事单位的相关负责人,学院党委书记潘玉耕、院长温金祥、副院长于声涛参加了揭牌仪式。

烟台市副市长张广波,市教育局局长刘连基揭牌 烟台市服务外包职业教育集团会议
作为2010年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建设专业,本专业将继续依托烟台快速发展的软件服务外包区域优势,加强与软件行业企业的深度合作,建立“软件外包人才培养 合作联盟”。争取在未来三年建设期内,建设1-2门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培养1-2名省级以上教学名师和2名在业内具有影响力的专业带头人;新建、改建 7个院内实训室;争取省、市科技发展规划项目及横向研究课题立项超过10项,申报国家专利2项以上,为社会创造效益5000万元以上。
我院软件技术专业今后将继续立足本地,以软件服务外包为特色,积极服务社会,逐步建设成为软件行业高度认可的品牌专业,并在全国高职院校同类专业中发挥骨干带动作用。
近几年,软件技术专业发挥本专业优势,积极开展社会服务工作,为企业提供新技术服务,协助企业开发新产品,在本地区企业中逐渐闯出自己的优秀服务品牌,先后有十多名教师参与企业项目开发或产品研发工作,在嵌入式开发、Web程序开发、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等领域创造了较好的社会效益,为企业开展各类服务26项,并获得山东省省级科研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为社会创造经济效益5000多万元。
二、服务项目众多,社会效益显著。
(一)在嵌入式开发方面,刘广涛副教授自2006年开始协助烟台威尔数据系统有限公司研发多媒体身份识别终端。烟台威尔数据系统有限公司于1997年在山东烟台成立,到今天已经发展成为全国安防十强企业之一,从2002年以来蝉联中国国内身份识别市场销量前三强,并连年在亚太市场名列前茅。目前,刘广涛副教授在公司新产品研发部挂职,作为企业主要技术力量已帮助公司先后研发成功威尔F系列和S系列(见图1、图2),为企业带来效益1500余万元,并于2009年5月代表公司赴以色列进行技术交流。2010年研发成功的新型嵌入式考勤终端设备-“S系列”高端身份识别一卡通系统已 经打入国际市场。 2011年4月,烟台威尔数据系统有限公司再次邀请我院软件技术专业刘广涛老师到企业研发中心部门协助其进行开发下一代的身份识别终 端,该终端为可以实现监控、考勤多功能一体的指纹识别终端和人脸识别终端。公司对此次研发工作非常重视,除了让刘广涛老师参与核心技术开发外,还安排到北 京合众达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进行考察学习,以利于加快产品研发。

图1 WEDS-F8型(F系列) 图2 WEDS-S8型(S系列)
(二)在Web程序设计方面,吴旭军、杨旭等老师与东方电子海颐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华东电子软件技术有限公司等合作完成了《富阳市电业局安全性评价管理系统》、《天津市电力公司客户服务网上交易平台》、《胶州电力网上交易平台》、《烟台港网站开发》等项目,为社会创造价值600余万元。
(三)在 ERP实施与维护方面,周慧教授、程立倩副教授等与北京和佳伟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青岛达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开发了《山东渤海油脂工业有限公司ERP 实施》、《青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一卡通项目(SAP二次开发)》等项目,受到了客户的好评,为社会创造价值1000余万元;
(四)在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方面,以王枚博士为负责人的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研究所与多家企事业单位合作开展科技研发,已累计为社会创造直接或间接效益2000余万元。从2007年开始,研究所 与烟台三宏科技有限公司合作进行项目研发多个项目,其中, “动态人脸识别系统”和“治安交通监控系统”先后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数字信号的分时处 理系统”获山东省高校优秀科技成果三等奖。王枚博士主持研发的烟台市科技规划项目《智能动态车辆图像处理分析识别系统》2009年5月通过了山东省科技厅 鉴定。2010年12月,王枚博士的“基于彩色图像的车牌和车型识别技术研究”获2010年度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见图3)。王 枚、初永玲等开发的“模糊图像复原系统(Butterworth第一版)”已在烟台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运行,并已复原烟台蓬莱金店抢劫案所使用车辆图象, 协助了案件侦破工作。2010年9月,蓬莱市区发生一起金店抢劫案,在邮电路口发现抢劫使用的嫌疑车辆视频截图,经我院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研究所研制的低 分辨率模糊图像超分辨率复原技术进行处理,提取图像本征后复原的图像,鉴别出车牌符号中的3-4个字符,为案件的后期侦破提供了有力证据。技术处理过程如 下图4所示。

图3 山东省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视频截取得最清晰图像
|
|
|
截取低分辨率原图像
|
放大滤波后图像
|
|
|
提取本证后滤波图像
|
超分辨率复原图像
|
图4 低分辨率模糊图像超分辨率复原技术处理过程
(五)其它社会服务项目
序号
|
项目名称
|
服务对象
|
主持人
|
完成情况
|
1
|
公司网站
|
烟台报捷印务中心
|
臧福星
|
已投入使用
|
2
|
烟台港网站
|
烟台港务局
|
孙连三
|
已投入使用
|
3
|
智能小区管理平台
|
烟台中洁电讯有限公司
|
吴旭军
|
正在研发中
|
4
|
计算机技能大赛系统
|
烟台职业学院
|
吴旭军
|
已投入使用
|
5
|
LZ系列渣浆泵型式稳定试验数据输入检查软件系统
|
烟台海港机械厂
|
孙俊琳
|
已投入使用
|
6
|
大型胶印机四色十字星配准系统
|
潍坊华光精工集团
|
王枚
|
已投入使用
|
7
|
实测变形模糊图像复原技术研究
|
烟台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
|
王枚
|
已投入使用
|
8
|
网上刑嫌系统
|
济南铁路公安处刑侦支队
|
牟德昆
|
已投入使用
|
9
|
廊坊电力管理日志系统
|
东方电子集团
|
牟德昆
|
已投入使用
|
10
|
精品课网上展示平台
|
烟台职业学院
|
牟德昆
|
已投入使用
|
11
|
图书馆管理系统
|
烟台职业学院
|
牟德昆
|
已投入使用
|
12
|
校医院医药管理系统
|
烟台职业学院
|
牟德昆
|
已投入使用
|
三、院系多方位提高教师技能,为教师开展社会服务提供便利。
1. 积极选派教师参加国内新技术培训和企业挂职锻炼,使教师得以迅速提高实践技能。信息工程系一贯重视提高教师专业技能,近几年,不断推荐教师参加微软、 IBM、ORACLE、思科等知名企业举办的专业培训,选派教师到东方电子、华东电子、齐鲁软件园、大连东软、大连华信等企业进行挂职锻炼。近几年,教师 学习进修和挂职锻炼情况见下表:
年度
|
学习进修人次
|
挂职锻炼人次
|
2011
|
28
|
7
|
2010
|
44
|
7
|
2009
|
27
|
6
|
2008
|
35
|
2
|

吴旭军老师企业照片 孙俊琳老师企业照片
2.鼓励教师考取专业技能证书。近五年,信息工程系先后有46名教师考取了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软件设计师、数据库工程师、多媒体应用设计师、网络工程师、平面设计师等“双师”技能证书,系里共发放奖金11万余元。
3.学院对挂职锻炼和社会服务的教师给予工作量考核。学院专门制定了《烟台职业学院鼓励教师进行技术研发、技术服务及技术成果转化暂行办法》及教师企业挂职相 关管理办法,除对教师进行检查督促外,还给予挂职教师12学时/周的工作量考核,给予参加横向开发项目组成员15课时/万元的教学工作量,这些措施提高了 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和参与企业项目研发的积极性。

4.学院成立专门科研所,提高教师社会服务能力。学院在信息工程系成立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研究所,提供科研启动资金,配备了服务器、摄录机等基本设备,为教师从事科研开发、社会服务等提供了重要支持。
5.院系为教师开展社会服务提供各种便利。
对于社会服务能力强的教师,系里积极为其联系企业项目,提供社会服务信息,同时适当减轻其教学工作任务,使其能够专心进行企业项目开发。
四、不断深化校企合作,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1. 加强省内外校企合作。先后与山东师创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招收2010级软件外包班级49人、2011级软件外包班级47人、2012级软件外包班级87 人,争取2013年达到150人的规模。与东方电子有限公司、海颐软件、华东电子等10多家企业深度合作,建立校内外实训基地。

2.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条件。改扩建了Java实训室、.Net实训室、Web实训室,新增数据库实训室、嵌入式实训室、软件研发中心等,2012年新增软硬件设备368万,购置了200多台计算机。

3.进一步完善顶岗实习机制。在学院出台的《顶岗实习管理办法》的基础上,教研室、学生科、就业科共同加强对顶岗实习的管理,形成了齐抓、共同协调管理,软件 专业、软件外包专业各负责人具体管理运行机制,2010级已有100多名学生与60多家企事业单位签订了顶岗实习协议。
4.实行学分替换的课程考核及方式。学生在大三第一学期开始实行导师制,在2010级安排了三位老师,对学生进行分组,老师担任项目管理经理,学生参与工程项 目,项目经理根据学生在做项目中的专业知识、技能的应用以及表现,对学生考核评分。才考核评分诚挚即为学生该学期相关课程的考核成绩。
我系秉承“立足信息产业,培养信息人才,服务信息社会”的办学理念,以“省内一流,国内有影响”的办学目标,在专业特色上下功夫,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之路,符合信息产业发展,服务于区域经济。
五、学生创业取得丰硕成果,以赛促学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学生双证率高
1.学院成立大学生创业园,我系创想电脑社、图灵软件公司等多家软件工作室进驻大学生创业园。学院采用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我系也通过 多种方式进行支持和引导,通过参见SYB培训和各类专业技能大赛激发创新创业激情,在体验创新创业的过程中的责任意识、信用意识、发展意识,先后涌现了一 批创业典型。
优秀创业青年曲广平老师
2.以赛促学在教学中发挥很好的作用。学院非常重视大赛,提供专门经费,系里配备专业指导教师,学生先后参加了ITAT大赛、齐鲁大学生软件设计与外语大赛,微软大赛,在最近几年中取得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三项的成绩。
3.学生除了获得毕业证书外,还获得软件程序员、数据库管理员、软件设计师、网络工程师等证书,学生双证书获取率120%,其中高级技能证书获取率49.1%。
奖项名称
|
颁发部门
|
获奖者
|
等次
|
正保教育杯第六届全国ITAT教育工程就业技能大赛
|
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
|
梁怀平
|
国家级三等奖
|
正保教育杯第六届全国ITAT教育工程就业技能大赛
|
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
|
孙云云
|
国家级三等奖
|
正保教育杯第六届全国ITAT教育工程就业技能大赛
|
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
|
马岩敏
|
国家级三等奖
|
正保教育杯第六届全国ITAT教育工程就业技能大赛
|
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
|
马绪城
|
国家级三等奖
|
齐鲁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
|
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
施汶奇
|
省级一等奖
|
齐鲁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
|
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
左晓
|
省级二等奖
|
齐鲁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
|
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
郭家震
|
省级二等奖
|
齐鲁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
|
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
胡天宇
|
省级二等奖
|
齐鲁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
|
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
彭双峰、许彩云、桑慧、殷鑫、高锋
|
省级一等奖
|
齐鲁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
|
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
张朝宣、刘民、张阿康、韩文倩、李康
|
省级二等奖
|
齐鲁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
|
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
刘玉强、盖美红、曹芳晶、梁晓飞、程木显
|
省级二等奖
|
齐鲁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
|
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
袁青涛、李泳春、刘小红、计凤、贾文艳
|
省级二等奖
|
齐鲁大学生外语大赛(日语)
|
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
王玉颖
|
省级二等奖
|
齐鲁大学生外语大赛(日语)
|
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
马哲媛
|
省级二等奖
|
六、社会服务规划和打算
1.结合骨干院校建设,增加嵌入式研发设备,与企业合作成立嵌入式研发中心。
2.加大深入企业考察力度,主动了解企业需求,探讨项目合作的可行性。
3.总结和研究现有教师参与社会服务的状况,为教师今后参与企业项目研发提供更多服务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