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第6期
烟台市服务外包职教集团秘书处编 2014年10月1日
本期要目
【大赛动态】
l 电子系在“中国航信杯”全国信息技术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校企合作】
l 与烟台冰轮举行校企合作签约暨共建实训中心揭牌仪式
【师资队伍】
l 船舶工程系开展青年教师专项培训
【专业建设】
l 名师示范带动 服务引领合作—软件技术专业打造社会服务品牌
【大赛动态】
电子系在“中国航信杯”全国信息技术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近日,电子工程系刘德政、刘克伟、张永光三名学生参加在北京举办的第七届“中国航信杯”全国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决赛中高水平发挥,全部获得一等奖的好成绩。
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是由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主办的一项面向全国本、专科学生的竞赛项目,自2005年起已连续举办了六届大赛。今年新增加了“PCB设计”个人赛科目,大赛列20个一等奖,电子工程系系首次组队参加。
对参加这次大赛系领导非常重视,组织了系领导牵头负责,由张慧、宋秀慧、宋玲玲、綦晓春、王强等五位教师为主的指导教师团队,动员2012级电子信息、应用电子两个专业的九十多名学生参加该项目的培训与学习。其中电子信息专业的学生本课程应该是下学期开设,系里决定以赛代训,用比赛的成绩作为本门课程的考试成绩,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参训兴趣和主动性。
竞赛采用的PCB设计软件是最新版本的Altium Designer (10.0版本)软件,教师提前买来教材自学,利用每天下午的五六节课、晚自习、周六周日等业余时间为学生进行补课和培训。经过预赛,有21名学生取得复赛资格。复赛名单确定以后距离复赛仅剩下十多天的时间,多数学生都已进入富士康实习,系里紧急从富士康抽调部分学生回来参加赛前强化训练,组织了14名学生参加复赛。最终取得了全国决赛(省赛)三名一等奖、两名二等奖、三名三等奖的好成绩。三名入围省赛一等奖的同学赴北京参加全国决赛。在决赛中,刘德政、刘克伟、张永光学生高水平发挥,全部获得一等奖的好成绩。这是电子工程系继今年参加全国--------芯片级---竞赛获得二等奖后,又一次取得的参加全国职能技术竞赛佳绩。
【校企合作】
与烟台冰轮举行校企合作签约暨共建实训中心揭牌仪式
7月6日上午,我院与烟台冰轮有限公司校企合作签约暨共建实训中心揭牌仪式,在学院办公楼5楼会议室隆重举行。院长温金祥、副院长于培庆、于声涛和烟台冰轮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增群、党委副书记董大文等领导出席了仪式,出席仪式的还有船舶工程系领导和师生代表。签约暨揭牌仪式由副院长于声涛主持。
烟台冰轮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制冷行业的龙头企业,是实力雄厚的上市公司。该公司与学院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并向船舶工程系无偿捐赠自动型半封螺杆式冷水机组等制冷设备,在学院共建“烟台冰轮制冷实训中心”,设备一期投资22.7万元。同时,在船舶工程系制冷与制冷技术专业设立“助学金”、“奖学金”,每年3万元。
温金祥院长和李增群总经理共同签署校企合作协议,并为“烟台冰轮制冷实训中心”揭牌。温金祥院长在签约仪式上代表学院对烟台冰轮股份有限公司的支持表示感谢,对项目的顺利启动表示祝贺。温金祥院长强调,此次学院与烟台冰轮合作,设立烟台冰轮教育基金,共建制冷实训中心,既是企业对我院办学的肯定和信任,也是双方对于“人才共育、合作共赢”理念的契合和认同,更是校企强强联合,培养高端技能人才的又一个成功典范。下一步,学院将与烟台冰轮一起,在人才培养、学生实训、毕业生就业、技术服务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真正实现资源共享、文化共融。烟台冰轮股份有限公司李增群总经理介绍了公司的整体发展和产品研发情况,表示公司将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参与学院建设与发展,支持烟台冰轮制冷实训中心的建设与管理,进一步加深与烟台职业学院的友好合作。
学院与烟台冰轮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建立冰轮制冷实训中心,是船舶工程系校企合作工作取得的又一丰硕成果,为船舶工程系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社会适应性更强的高技能型人才,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同时船舶工程系专业教师利用这一平台,与企业合作开展技术创新及产品研发,产学研相结合,将更好地打造学院制冷专业品牌。
【师资队伍】
船舶工程系开展青年教师专项培训
9月28日,船舶工程系针对今年刚踏上教师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进行了专门培训。这是继我系“青蓝工程”活动系列项目“如何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之后的又一次培训。
为了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我系充分发挥优秀教师对青年教师尤其是新进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实施“青蓝工程”,从各个方面全力扶持青年教师成长。青年教师刚踏上工作岗位,系里即为他们配备了指导教师,经过半个学期导师指导,青年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有了一定的进步。
本次培训主要围绕教学基本功和课程改革两个方面,结合本学期的期中教学检查,系教学负责人就教学基本功问题,从课程标准的把握、教学语言、教学设计、教学组织以及板书设计等各个方面,对新进教师进行了培训,并对我系教育教学改革思路进行了阐述。培训会上,结合目前高职教育改革的新形式,组织新进青年教师学习了姜大源、赵志群、戴士弘等职教专家的改革理念和思想。系负责人要求新教师尽快适应课程改革要求,积极参与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活动中。
本次培训,通俗易懂,青年教师对当前的职教理念和教改思路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今后青年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将会起到很大的指导作用。
【专业建设】
名师示范带动 服务引领合作—软件技术专业打造社会服务品牌
近几年,软件技术专业发挥本专业优势,积极开展社会服务工作,为企业提供新技术服务,协助企业开发新产品,在本地区企业中逐渐闯出自己的优秀服务品牌,先后有十多名教师参与企业项目开发或产品研发工作,在嵌入式开发、Web程序开发、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等领域创造了较好的社会效益,为企业开展各类服务26项,并获得山东省省级科研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为社会创造经济效益5000多万元。
一、服务项目众多,社会效益显著
在嵌入式开发方面,刘广涛副教授自2006年开始协助烟台威尔数据系统有限公司研发多媒体身份识别终端。烟台威尔数据系统有限公司于1997年在山东烟台成立,到今天已经发展成为全国安防十强企业之一,从2002年以来蝉联中国国内身份识别市场销量前三强,并连年在亚太市场名列前茅。目前,刘广涛副教授在公司新产品研发部挂职,作为企业主要技术力量已帮助公司先后研发成功威尔F系列和S系列,为企业带来效益1500余万元,并于2009年5月代表公司赴以色列进行技术交流。2010年研发成功的新型嵌入式考勤终端设备-“S系列”高端身份识别一卡通系统已经打入国际市场。 2011年4月,烟台威尔数据系统有限公司再次邀请我院软件技术专业刘广涛到企业研发中心部门协助其进行开发下一代的身份识别终端,该终端为可以实现监控、考勤多功能一体的指纹识别终端和人脸识别终端。公司对此次研发工作非常重视,除了让刘广涛参与核心技术开发外,还安排到北京合众达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进行考察学习,以利于加快产品研发。
在Web程序设计方面,吴旭军、杨旭等教师与东方电子海颐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华东电子软件技术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完成了《富阳市电业局安全性评价管理系统》、《天津市电力公司客户服务网上交易平台》、《胶州电力网上交易平台》、《烟台港网站开发》等项目,为社会创造价值600余万元。
在ERP实施与维护方面,周慧教授、程立倩副教授等与北京和佳伟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青岛达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开发了《山东渤海油脂工业有限公司ERP实施》、《青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一卡通项目(SAP二次开发)》等项目,受到了客户的好评,为社会创造价值1000余万元;
在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方面,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研究所与多家企事业单位合作开展科技研发,已累计为社会创造直接或间接效益2000余万元。从2007年开始,研究所与烟台三宏科技有限公司合作进行项目研发多个项目,其中,“动态人脸识别系统”和“治安交通监控系统”先后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数字信号的分时处理系统”获山东省高校优秀科技成果三等奖。2009年5月,王枚博士主持研发的烟台市科技规划项目《智能动态车辆图像处理分析识别系统》通过了山东省科技厅鉴定。2010年12月,王枚博士的“基于彩色图像的车牌和车型识别技术研究”获2010年度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王枚、初永玲等开发的“模糊图像复原系统(Butterworth第一版)”已在烟台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运行,并已复原烟台蓬莱金店抢劫案所使用车辆图象,协助了案件侦破工作。2010年9月,蓬莱市区发生一起金店抢劫案,在邮电路口发现抢劫使用的嫌疑车辆视频截图,经我院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研究所研制的低分辨率模糊图像超分辨率复原技术进行处理,提取图像本征后复原的图像,鉴别出车牌符号中的3-4个字符,为案件的后期侦破提供了有力证据。
其它社会服务项目见下表。
软件技术专业其它社会服务项目统计表
序号
|
项目名称
|
服务对象
|
主持人
|
完成情况
|
1
|
公司网站
|
烟台报捷印务中心
|
臧福星
|
已投入使用
|
2
|
烟台港网站
|
烟台港务局
|
孙连三
|
已投入使用
|
3
|
智能小区管理平台
|
烟台中洁电讯有限公司
|
吴旭军
|
正在研发中
|
4
|
计算机技能大赛系统
|
烟台职业学院
|
吴旭军
|
已投入使用
|
5
|
LZ系列渣浆泵型式稳定试验数据输入检查软件系统
|
烟台海港机械厂
|
孙俊琳
|
已投入使用
|
6
|
大型胶印机四色十字星配准系统,
|
潍坊华光精工集团
|
王枚
|
已投入使用
|
7
|
实测变形模糊图像复原技术研究
|
烟台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
|
王枚
|
已投入使用
|
8
|
网上刑嫌系统
|
济南铁路公安处刑侦支队
|
牟德昆
|
已投入使用
|
9
|
廊坊电力管理日志系统
|
东方电子集团
|
牟德昆
|
已投入使用
|
10
|
精品课网上展示平台
|
烟台职业学院
|
牟德昆
|
已投入使用
|
11
|
图书馆管理系统
|
烟台职业学院
|
牟德昆
|
已投入使用
|
12
|
校医院医药管理系统
|
烟台职业学院
|
牟德昆
|
已投入使用
|
二、院系多方位提高教师技能,为教师开展社会服务提供便利
1、积极选派教师参加国内新技术培训和企业挂职锻炼,使教师得以迅速提高实践技能。信息工程系一贯重视提高教师专业技能,近几年,不断推荐教师参加微软、IBM、ORACLE、思科等知名企业举办的专业培训,选派教师到东方电子、华东电子、齐鲁软件园、大连东软、大连华信等企业进行挂职锻炼。近几年,教师学习进修和挂职锻炼情况见下表。
专业教师学习进修和挂职锻炼情况统计表
年度
|
学习进修人次
|
挂职锻炼人次
|
2011
|
28
|
7
|
2010
|
44
|
7
|
2009
|
27
|
6
|
2008
|
35
|
2
|
2、鼓励教师考取专业技能证书。近五年,信息工程系先后有46名教师考取了软件工程师、数据库工程师、多媒体应用设计师、网络工程师、平面设计师等“双师”技能证书,系里共发放奖金11万余元。
3、学院对挂职锻炼和社会服务的教师给予工作量考核。学院专门制定了《烟台职业学院鼓励教师进行技术研发、技术服务及技术成果转化暂行办法》及教师企业挂职相关管理办法,除对教师进行检查督促外,还给予挂职教师12学时/周的工作量考核,给予参加横向开发项目组成员15课时/万元的教学工作量,这些措施提高了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和参与企业项目研发的积极性。
4、学院成立专门科研所,提高教师社会服务能力。学院在信息工程系成立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研究所,提供科研启动资金,配备了服务器、摄录机等基本设备,为教师从事科研开发、社会服务等提供了重要支持。
5、院系为教师开展社会服务提供各种便利。对于社会服务能力强的教师,系里积极为其联系企业项目,提供社会服务信息,同时适当减轻其教学工作任务,使其能够专心进行企业项目开发。